近几年,南阳一中的语文课堂一直强调学生的编题能力和老师的原创能力,最近我小有体会。
昨天谈到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观题作答的时候,学生要规范思考、规范表述,尽量追求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接近度比较高。诗歌鉴赏也属于文学类阅读鉴赏范围,今天我举一首古代诗歌鉴赏主观题的例子,试着分析答案,引导学生对文学类鉴赏答题有思路,能答到点子上,敢于分析、评判参考答案,甚至质疑、修定参考答案,尽力提升主观题答题的准确率和得分率,从而增强语文考试的答题信心。这个过程对老师和学生编题和原创题会有启示。
例题如下: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七)①
杜甫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②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注释】①乾元二年(759),杜甫48岁,在同谷县住了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②指757年至759年。758年,他因上书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而遭贬。
该题题干是:这首诗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是:
①身世飘零、抱负无法实现的伤感。五六两句诗人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和山中友人对话,无限伤感。
②英雄迟暮的无奈之情。最后两句诗人搁笔望天,见白日在飞速地奔跑,抒发了迟暮之感。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分析诗人的情感,首先要知人论事,从注释可知,杜甫在同谷县住了一个月,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所以诗歌抒发了诗人困境中的悲苦之情。其次,要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伤怀抱”“呜呼”“仰视皇天”,通过把握以上的关键词,足以看出诗人壮志难酬的伤痛之情。)
按照诗歌鉴赏主观题6分分值,学生们习惯于答三条,而这个参考答案给我们两条,所以就有学生认为,回答三条是不是多余了,在考场中我们要不要在意或者注重答案分条。我认为这个困惑其实是没必要的,因为答案分条的好处很多,能体现清晰的思路,规整的板式,这些跟我们在考场上作答的内容质量高是不冲突不矛盾的。
现在我们来分析这个题的参考答案,确定以上认识是正确的。
首先,参考答案的第①条中,“身世飘零、抱负无法实现的伤感”,实际上是两种感情,可以分作两条。其中,“身世飘零”,就是“身世飘零”“漂泊异乡”“寓居异地”的“心酸无奈”或者“心酸悲苦”之情。学生要答出这一点,完全可以从诗句“三年饥走荒山道”“伤怀抱”,以及注释中“这是他生活最为困窘的时期”这些显性信息做到,也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遭遇来确定,然后进一步理解并表述出来的,一点都不难,而且跟参考答案表述方向一致,内容相同。
第二,参考答案第①条中“抱负无法实现的伤感”,对应的就是“抱负无法/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遗憾”“伤痛”“伤感”等。这个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关键点,即另一个得分点。答出这一点也不难,可以结合诗句“男儿生不成名”“呜呼七歌”等信息确定,“抱负无法/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遗憾”“伤痛”“伤感”,这些用语也是常见诗歌题材的常用语和高频词语,绝大部分同学完全能轻松应对。
第三,那就是参考答案中第②条“英雄迟暮的无奈”,这一点学生是认可的,因为诗歌中“身已老”“多少年”“白日速”这些信息非常突出,毫不费力就能抓住,答案用词也准确简练。学生的困惑或者说疑问是,“英雄迟暮”这个词语未必能答出来。如果答成其他的词语可以不可以?比如“年华流逝”却“一事无成”,或者“年华流逝却不能够建功立业”的“无奈”“失望”“伤心痛苦”等。我认为这些语言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是不同的说法,这些词语跟参考答案中的词语只是有细微的差异,共性更大,表现力一样,符合出题人的考查目的,完全可以作为这个题作答的首选表达用词。
这样该题就可以作出三条答案,顺应了学生的作答习惯,也体现了作答准则,有理有据,答案有实质内容,有技术含量,完全可以大胆呈现、果断确定。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题“这首诗后四句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如果是以下回答,虽然跟参考答案不太一致,但仍可以得到满分:
①身世飘零漂泊异乡寓居异地的心酸无奈(或者心酸悲苦)之情。五六两句诗人感叹自己不幸的遭遇,忧国忧民的怀抱无法实现,和山中友人对话,无限伤感。
②抱负无法/难以实现,壮志难酬的遗憾、伤痛、伤感之情。诗人因上书营救房琯而遭贬,“呜呼七歌”“仰视皇天”,壮志难酬,内心伤痛。
③年华流逝的悲叹失望之情。最后两句诗人搁笔望天,见白日在飞速的奔跑,抒发了时光飞逝的慨叹。
高考中诗歌鉴赏部分“概括并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类考题,“概括并评价诗人的观点态度”类考题,就是需要平时多训练和提升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态度的能力。根据教学中对学生思维习惯和考试能力的把握,我认为上面的修定答案更接近学生学习实情,更符合诗歌鉴赏专题的考查目的。
那么,以上过程体现的就是编题并设置答案的能力,当然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实力。
今天通过这个题的分析是想告诉大家,一般我们见到的参考答案,包括高考试题提供的也是“参考答案”,未必绝对完美,可以提出异议甚至对它质疑、修定。当然很多参考答案,特别是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它是来自于命题专家对诗歌本身,对出题人意图,对相关专题的考查方向、考查任务等,进行了整体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之后设置确定的,有很大权威性和参考价值。对于学生来说,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我们要培养言之成理、答题有据有准则、紧扣诗歌的内容、紧紧围绕着题干的问法和出题人的意图来作答的良好习惯与作答品质。
这样也是在锻炼我们的编题能力和原创能力。